譯者的啟示

擁有西藏扎什倫布寺、印度梵文大學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位的洛桑蔣巴博士(Dr. Geshe Lozang Jamspal),自1960年後期便擔任翻譯並訓練其他譯者。他目前在泰國擔任國際佛學院的教授。在這次的訪談當中,他分享了他成為譯者的心路歷程,並且對新一代的譯者給予鼓勵。

Geshe Jamspal with a bodhi leaf in Thailand.

蔣巴格西在泰國手捻菩提葉。攝影:Thomas K. Fischer

請和我們分享您的背景?

洛桑蔣巴博士:我出生在印度的拉達克。當然,我是印度籍的西藏人。我出生在1933年。後來我到里克爾寺(Likir monastery)在那裡度過六年的光陰,學習背誦所有的經文。隨後在1949年我去了西藏,住在扎什倫布寺,那時我總覺得自己應該要學習西藏的文化和語言。後來我去了貝拿勒斯梵文大學學習梵文。我在那裡六年……不,九年!然後在德里從事教職工作。在1974年我到美國從事翻譯。爾後在1991年去了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佛學博士學位。

請問您為什麼要將一生奉獻給佛法翻譯工作?

這是我的習氣吧。起初我是翻譯印地文。那時候我的翻譯不太好,但當時沒有其他通晓印地文的藏人,只好由我來翻譯。這就是我開始從事藏文翻譯工作的緣起,也是我獲得更多無謬教法的方式。雖然我能用藏文閱讀佛典,但翻譯更鞏固了我對佛法的理解。我想翻譯和教學在這方面有同樣的效果。

Geshe Jamspal reads the Prajnaparamita in Ladakh, India, 2010.

2010年蔣巴格西在印度拉達克讀誦般若經。 攝影:Thomas K. Fischer

請問您對立志要成為翻譯的人有什麼建議呢?

首先,在翻譯之前,譯者應該充分熟悉藏文。接著你必須了解你要翻譯的語言。在認識和理解文字內容之後,你才可能用另一種語言很好地表達出來。我的建議是你應該通達兩種語言,無論是要翻譯的原文,還是你要翻譯成的語言。但是如果你要翻譯哲學性的著作,那麼僅僅了解語言是不夠的,你還必須對其中包含的哲學思想有透徹的了解。

Geshe Jamspal at Sri Nalanda, in India.

蔣巴格西在印度那爛陀寺。攝影:Thomas K. Fischer

請問您對84000有什麼看法?

84000非常好。我們不知道藏文是否會一直持續下去,或是能持續多久?现在的年輕人對學習藏文已不感興趣。在過去,西藏的譯師用了至少六百年致力於《甘珠爾》和《丹珠爾》的翻譯。我不知道藏文这个语言还持续多久。如果我們現在不將經典翻譯出來,将來就不會有人看懂這些經文。英語是現在世界各地通用的語言。像我的侄女侄兒,他們會說藏語,但不能用藏文書寫。他們給我寫信的時候得用英文。這就是84000所做的了不起的工作。今後全世界的人都能閱讀英文版的經文。

我希望宗薩欽哲仁波切和所有為84000努力工作的法友都能成功。我還要感謝84000的護持者。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沒有你們的支持,我們將無法完成這些工作。比方說,許多譯者為了生計,必須去找一些其它工作。有了您的資助,譯者就沒有必要另謀出路,可以全心專注於翻譯工作。所以我要感謝宗薩欽哲仁波切,以及所有贊助我們的護持者。感恩!


Posted: 27 Jun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