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水滴石穿,眾志成城

「我相信水滴石穿、眾志成城的力量,還有上師『不因善小而不為之』的叮嚀。有心就有力量。」——郭麗晶 自2010年起,每年春節期間,馬來西亞的郭麗晶都會邀請她的親友們,以「Malaysian Buddhist Group」的名義一同捐資贊助84000的翻譯工作。 為了徵信大眾,郭麗晶每年都會將籌集的資金捐助給84000,並附上捐助者的名單。之後她也會給所有捐助者寫一封信,向大家致謝並且分享翻譯佛典的重要性,同時也會清楚列出每一位捐助者的捐款數額,確保賬目透明清楚。 轉眼間她已持續做了六年,參與發心的人士共418人,個別捐贈數額從五美元到一千美元不等,六年來總計贊助了86頁《甘珠爾》經文。讓我們與郭麗晶和她的親友們,一同分享她們這一份眾籌的喜悅。 致「Malaysian Buddhist Group」的感謝函 文:郭麗晶 各位親愛的法友和親友,大家下午好!吉祥如意! 今天是神變月十九號,在此神變月期間所行的布施供養,功德會比平日增加十萬倍。為了讓大家能夠累積更多的福德資糧,我今天下午將春節期間所籌募到的善款寄到美國的【八萬四千•佛典傳譯】。我真心隨喜大家的善心念和善功德,能在一年之始從事這麼殊勝的善行,希望來年有更多人發心與隨喜贊助佛典翻譯。目前的70,000頁經典已經有11,414頁獲得贊助,還有58,586頁期待大家的踴躍護持。 在此我深感榮幸能在每年的春節為宗薩欽哲仁波切2010年發起的84000進行一年一度的籌款活動,贊助翻譯一頁經典。今年已經邁入第六年了,從第一年到現在總計有418個人參與此項計劃。雖然只是每年短短一個月的籌募,但我深信是上師們的慈悲加持與護法保佑,以及諸位法友們對佛法堅定不移的信念,讓這個珍貴的計劃在今天圓滿完成。今年籌募到 $23,780RM ($5,528.24USD)。今天下午(2016年2月26日)已經成功地將善款匯去美國84000的銀行戶口。 今年我們一共贊助了20頁經典的翻譯。由2011年的8頁,2012年的23頁,2013年的12頁,2014年的10頁,2015年13頁到今年的20頁。我相信水滴石穿、眾志成城的力量,還有上師「不因善小而不為之」的叮嚀,有心就有力量。 我們如今有幸可以閱讀到中文佛典,都是由於一千多年前,如玄奘大師等諸多大德跋山涉水、千里迢迢遠赴天竺取經、翻譯,再經多年逐漸整理成《大藏經》,才得以讓佛法普遍傳於漢地。幾乎同一時期,藏王松贊乾布亦指派高僧到天竺,也將佛經由梵文翻譯成藏文,從此佛教於藏地生根。如今許多原版的梵文佛典因歷史的變遷已然散失,佛教在印度也幾乎是銷聲匿跡,幸而能在漢、藏等地區發揚光大。由此可見,佛典的翻譯對於佛法的流傳與弘揚,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到目前為止,藏文佛教典籍中只有不到5%被翻譯成現在語言,因此,為避免這些智慧寶典的豐富內涵隨著時代流逝,我們需要匯聚各方人才:譯者、教師、學者,以及追尋智慧之士,一同保存並揭開它們蘊涵的深意與全世界共享。 我記得曾聽過宗薩欽哲仁波如此呼籲: 只要還有煩惱,輪迴就不會停止;只要還有輪迴,諸佛就會無盡示現。諸佛尤其以種種身、語、意之示現來利益眾生。 然而,從相對層面來看,釋迦牟尼佛『身』的示現早已不存在,在2,500年前就已入涅槃。而佛的『意』唯有諸佛方能證知。現今身、語、意中,唯有佛陀『語』的示現猶存,還能影響我們。 因此,除了翻譯佛陀法教之外,我再也想不出其他更大功德、或是更完整有助益的事業了。我們僅僅只是是想到要做這件事,就已是來自佛陀的加持。 所以持續贊助翻譯《大藏經》活動刻不容緩,希望來年有更多有心者參與這項贊助活動。 在此我深表感謝各位法友和親友們無間斷的支持與護持佛法,希望正法可以久遠留傳,隨喜各位的法布施,功德無量! Sadhu Sadhu Sadhu! 現在我為大家做一個總迴向,內容出自寂天菩薩所著的《入菩薩行論》迴向品,這是我最喜歡的的迴向文。 造此入行論,所生諸福善,迴向願眾生,悉入菩薩行。 周遍諸方所,身心病苦者,願彼因吾福,得樂如大海! 願彼盡輪迴,終不失安樂,願彼悉皆得,菩薩相續樂。…
Read more »

The Power of More

Every year during Chinese New Year, Lay Ching has been organizing a group of Malaysian Buddhists – consisting of friends, family and sangha members – to contribute funds to 84000….
Read more »

直貢澈贊法王談論84000

尊貴的直貢澈贊仁波切是當今直貢噶舉傳承的法王,他一向非常支持84000,目前正領導著兩個84000的翻譯團隊:Ratnaśrī Translation Group 和 Vikramashila Translation House。法王在接受採訪時為我們闡述翻譯佛典的重要性。 澈贊法王於2015年5月在美國傳授菩薩戒。攝影:黎幸佑博士 您對翻譯《大藏經》有甚麼看法? 將《大藏經》翻譯成英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為什麼呢?在當今二十一世紀,佛教已經走向國際化。越來越多的人想瞭解佛陀究竟講些什麼。 過去藏傳佛教僅僅局限於藏地,所以每個教派還可以在藏地傳授教法。但是,現在藏傳佛教已經全球化,也有更多的人瞭解真正的佛經。 老實說,這一點非常重要。 此外,很多人說五十年內英文將變成國際通用語言。如此一來,佛法也需要國際化。要迎合這種發展形勢,就一定需要英文翻譯。所以,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我也聽說在這個翻譯項目初期,秋吉尼瑪仁波切、宗薩仁波切和許多其他仁波切們都曾參與,四大派教派佛學院的許多導師也給予指導。這一點非常重要,並且能利益更多人。 澈贊法王一行人在瑞士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和萊索托常駐聯合國代表團開會途中。攝影:黎幸佑博士 為什麼讀經很重要? 提到佛法修行,佛經裡面也講到,僅僅借助於聽聞佛的名號,或者讀寫經文,就可以凈除我們的業障。 因為閱讀經文有利於佛法的修持,它具有很大的加持力,能夠消除我們的業障。同時這也是積累福報最好的方法之一。 您為甚麼支持84000? 佛經浩瀚無邊,通常說有八萬四千法門。 為什麼說是八萬四千法門 呢?那是因為我們眾生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煩惱。 佛就像是醫生,而佛法則像是藥,修行人就像是病人一樣。 佛陀針對不同修行人的需求對症下藥。 因此我們需要八萬四千法門。然而有時候我們覺得佛法太浩瀚,很多人沒辦法讀完。所以我之前在拉達克(Ladakh)說過,如果在我死前沒有讀完八萬四千法,那我會很失望、很後悔。 所以現在一定要讀《大藏經》。 現在你們已經開始翻譯這些佛經,將八萬四千法從藏文譯成英文,這對我來說非常珍貴。現在已經是二十一世紀,佛教已經趨向全球化了。如果我們依然只在西藏範圍內傳法,就有點不切實際了。 所以從去年起我就下定決心,當我去外面傳法的時候,一定要把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陀教義分享給大家。 所以你們給我的這些翻譯非常珍貴。 當我到世界各地傳法時,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和大家分享這些教法。 非常感謝!…
Read more »

Drikung Kyabgon Chetsang on 84000

His Holiness Drikung Kyabgon Chetsang Rinpoche, the head of the Drikung Kagyu lineage, is currently heading two 84000 translation teams: Ratnaśrī Translation Group and Vikramashila Translation House. In an interview…
Read more »

電子通訊 • 第23期

電子通訊 • 第23期
Read more »

創始贊助人丁乃竺訪談

【八萬四千•佛典傳譯】工作之所以能順利開展,108位創始贊助人慷慨提供首批資金的贊助是功不可沒的。每位捐助者都承諾在五年內資助50,000-250,000美元,而這筆基金促使該計劃得以奠基啟航。丁乃竺女士是108位創始贊助人之一。 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丁乃竺:我是乃竺,學習佛法至今已有42年左右。從18歲還在念大學哲學系時就開始學佛,當時臺灣的佛教並不興盛,佛教甚至被認為是很迷信的宗教,然而在大學裡面是有開授東方佛學課程,在我接觸佛教後,才覺得這與我們平常老百姓所認為的截然不同。從一開始接觸,我就被佛法深深的吸引。然後就想要更深入去瞭解。由於因緣的牽引,使我遇到臺灣第一個密教道場的林上師,也開啟了我與金剛乘的不解之緣。 之後,當我在美國念書時,遇到我的第一位藏傳佛教的老師——開初佛爺。1985年我回來臺灣之後,我開始邀請開初仁波切來台傳法。 開初仁波切應該算是第一位或第二位來臺灣傳法的藏傳佛教的老師。那時候對我們這些在臺灣的信徒或學生來講,密教是很陌生的。我們的瞭解很片面,很少,基本上就只是知道一點點過去的祖師們,一些漢傳擁有西藏學習的老師們所傳下來。那時候仁波切來台灣都住在我家,所以,那個時候的道場,除了新店的五峰山之外,另一個就是在陽明山的我家。當時我家客廳有兩個最大功能,一是我排戲時的排練場,另外一個就是當仁波切來時就成了我們傳法的道場。從那之後,開初仁波切就介紹了貝諾法王。就這樣自從貝諾法王到臺灣以後,我的感覺就是,臺灣的密教道場就越來越興盛,密教的弟子也越來越多,許許多多不同教派的大德陸陸續續來台灣弘法。 後來與宗薩欽哲仁切的緣分是因烏金佛爺的大力推薦,當時宗薩欽哲仁切來台灣時,烏金佛爺還帶著我們所有人到桃園機場迎接他。在認識了宗薩仁波切之後,因為那時他都受邀去大學裡演講弘法,於是我就有機會去幫仁波切翻譯。每次我在做翻譯時都感覺自己是最受啟發的,作為一個翻譯者,我非常被啟發,我覺得這些老師都非常了不起。宗薩仁波切非常理解年輕人,我從那時幫他翻譯時就覺得這位仁波切將來的影響力會很厲害,因為他非常知道怎麼和年輕人去溝通。他的敏銳、睿智的方式,對當時接觸他的人都很有啟發性。 您是怎麼知道84000的?當您第一次認識這個佛典傳譯計劃,您的想法是什麼? 宗薩仁波切很多時候是非常會破斥大家對於傳統的一些佛教的思維。他甚至曾多次跟我提過,他知道臺灣的功德主都非常喜歡蓋廟及做很多的佛事活動等等,所以他跟我講他認為更重要的是應該想怎麼樣保存經典。其實這個話已經講了非常久,他覺得佛教的教育非常重要,他甚至說必須要改變我們這些非常資深的學生對於功德的想法─即蓋廟、做法事。他跟我講時,我完全理解。我說其實我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麼多臺灣的信徒們喜歡做這樣的事情,從某一方面也是一種方式讓他們累積福德資糧。到今天為止,佛法能夠保存在下來,都是因為這麼多年來有這麼多的,不論是塑造佛像、興建寺廟,或是佛典的保存。那時仁波切就已顯露出他對於經典保存的願望。他也一再強調這個的重要性,我覺得我對宗薩仁波切最大最大的佩服就是,他思考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很短的時間,他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想很多弟子們都聽過他說過,佛教注定會慢慢走向衰退的原因,是因為佛學真得很難懂,要讓一般人真得明白佛學,是非常不容易,因為佛學是如此的博大精深。現在有多少人願意花那麼多的時間去研究三藏經典,研究所有的釋論,對不對?我在聽他講這個的時候,我覺得他是有種憂心。這個憂心就是未來要怎麼辦?我聽他在講的時候真的感覺到這些有智慧的、有悲心的大德們,與我們最大的不同是,我們只看眼前都看不遠,只看今天明天就很了不起了。仁波切常跟我提的都是在說未來的事,未來的眾生,他想到的都是百年以後,數百年以後佛法是否能繼續留存下來,這個對我有相當大的啟發性。我自己也在思考,我在二十世紀或二十一世紀能接觸到佛法,都是因為過去這麼多歷代大德傳承累積下來,無論他們塑造佛像也好或建造寺廟也好,或者是把經典這樣保存下來。 我們當然要把佛陀的經典保存下來,因為它代表的是佛的語言,是佛的智慧。所以,對我們而言,如何能夠把經典保存延續下來就是最為重要的事。我們之所以在今天還能夠學習到佛法,就是因為過去的先人,他們播種下了種子,所以,也因此在我們這個時代裡,我們仍能夠因為某些緣分而能接觸到佛法,所以,我打從心裡非常很佩服宗薩仁波切。 所以仁波切想要將佛典傳譯並流通於世,並不是現在才有的想法,也許大家會認為僅是八萬四千成立的這幾年才有的,但在我的印象,仁波切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提過,當時,他就已看到了未來佛法的堪憂之處。 後來,當仁波切提出來,在比爾有這樣一個會議。這個會議在印度比爾舉行,仁波切邀請了全世界很多很有學問的翻譯者,還有很多很好的仁波切們,大家一起參與,而且是完全不分教派,我也很榮幸以旁聽的方式去參加,我當時真得有種感受,我自己在想,在比爾這麼遙遠非常偏僻簡陋的地方,它的生活條件比外面差,有很多不方便,隨時會停電等等。在這樣一個地方,舉行了這麼重要的一件事,集合了這麼多對佛法存亡,或者說如何讓佛法留存下來。有這麼大的一番願望的這群人,在那樣一個地方去開了這樣一個會議,我當時真有一種感動,包含著我是何德何能,能夠見證這一刻。其實我那時覺得很不容易,真的不容易,難在幾個方面:這是一項非常大的計劃,要將三藏經典完全翻譯成英文,而且未來不但翻譯成英文,而且還希望能翻譯成其他國家的語言,另外還要同時進行中文和藏文的比較,藏文裡面有的而中文中沒有的,也要翻譯成中文,若是中文中有而藏文中欠缺的,也會補進去。我們都知道目前藏傳佛教當中的三藏是最完整的。我覺得這樣一份工作確實是不是我們有生之年能完成的,我不敢講,真的不知道,對我這樣一個人來講,真是不得了,它太偉大了。我當時覺得是不容易的,當然資金是一件事,是不是有錢能做這麼多的事情。 在我看來還有另外一個更困難的東西,可能金錢(funding)不是最難的,我覺得最難的是譯者。你能不能找到這麼多這麼好的譯者。你要想當時不論在中國也好,不論在西藏也好,他們那些大譯師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在翻譯這些東西,他們具足什麼樣的功德,他們具備什麼樣的知識和什麼樣的力量,他們如果沒有這些,怎麼敢去翻譯。我當時就想,哇,除了錢以外,人從哪裡來? 但是那幾天比爾有很多小組會議,所有的學者們坐在一起討論。那幾天給我的感覺已經是充滿了希望,因為大家都知道是不容易,大家都知道這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但是我真得感覺到了諸佛菩薩的加持力量有多大,佛法走到今天,依然有這麼多人在專心地研究,而且在世界各地還能找到具足一定能力的,在場的翻譯們也提到一定要是有實修的人來翻譯,所有的翻譯若是翻譯成英文,都必須是由以英文為母語的人翻譯,每個專案都有好幾個人在監督,我印象中當時大家都已經在談如何分配工作了,那個給了我很大的希望。我覺得這個絕對可以完成。一代人若不能完成,兩代人總能完成,也因此,後來當項目逐漸成熟時,又提出來需要108位創始贊助人,我當時就覺得自己若是能參與,那是我的榮幸,所以我以微薄之力,就參與投入了(資金)。我當然希望能在我的有生之年,能看到它的成長。未來,千百年後,有上上根器的人看到這個後能夠有所成就,我們能盡的這樣一點微薄之力,就應該去做。 有些人認為,現階段這個計畫只將佛經翻譯成英文,而不是中文的,那麼華人是無法從中受益的。您怎麼看呢? 我覺得這樣講並不公平,也不對,原因在哪裡呢,中文的三藏經典非常多,很完整的,而且白話的三藏經典也有。由於目前這個世界上,最通用的語言是英文,如果我們能把它翻譯成最通用的語言,它能得以更廣泛的流傳,這才是我們所希望的。尤其現在我們看到的英文的翻譯,我想很多人都承認,目前有很多的仁波切大德們,因為他們的英文著作,而能夠讓整個藏傳佛法在海外有今天這樣的興盛傳播,其中有很多著作是仁波切自己的心得,是仁波切根據某些修行的法本來做,但沒有人真正把三藏經典翻譯出來,或者應該這樣講,過去有些翻譯其實存在有很多錯誤,現在我們看到的很多翻譯可能都是錯誤的,甚至因此導致了很多誤解,如有些人對於佛教有一定的誤會,都是因為他們看到過去的翻譯,對於佛陀的開示,他誤以為就是那樣子,所以我們覺得當然要把它翻譯成更廣泛,被更多人認識的語言。甚至可以翻譯成多國語言。在現在不可諱言的,英文是最廣泛被使用的語言,我覺得當然應該這樣做。 你對把翻好的經典放雲端藏經閣 (原名:線上閱覽室)有什麼看法? 我覺得這樣做真的非常好。這是一個不同的時代,過去當然所有的經文都必須印出來,最早的經文還需要刻在木板上,後來大量使用紙張印刷。如果從環保的立場上看,能夠線上閱覽當然是更好了。從我的角度看是這樣的。未來的時代裡,如果真的可以讓別人方便地接觸到,這當然是一件非常好的事。這樣子做,我個人覺得非常好。 您對84000到目前為止的發展有什麼看法? 84000發展的速度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快,這是令我驚訝之處。我相識的一些好翻譯,都是在國外的翻譯,這麼多年來就一直在做翻譯,因為八萬四千的緣故,讓所有的翻譯者都感覺到,忽然間覺得自己多年來所學的一切都能用得上了,而且是為了一個更大的使命在做。 過去大家都是在幫著某位仁波切做翻譯,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翻譯者,這是其一;其次,我對英文有種感受,很多時候有人說中文的佛經我看不明白,那我就建議他們去看一下英文版的經文,這也有一個原因,語言必須與時代相合。當然不只中文有弱點,英文也是,將梵文經典翻譯成中文是很久遠以前的事情了,其中的用詞適合當時有學問的人,他們能看懂看明白,可是與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就有脫鉤的地方,所以現在很多在學中文經典的人,幾乎等於是在學習另外一種技術術語,一種技術語言,如果只看經典,很多專有名詞都看不明白。 而英文的優點也是其弱點,因為它沒有這一層歷史因素,可以用非常現代的詞彙來解釋,而其弱點也正是如此,當時較深刻的語義也會因為這個簡單明白的解釋而漏掉,所以,翻譯時都會面臨這些問題。現在看來,看英文的經典要比看漢文的經典更容易理解,我認為就是這個原因。 丁乃竺簡介 臺灣及華人地區最著名的劇場製作人之一,製作了五十多部舞台劇:包括重要經典作品如《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如夢之夢》、《寶島一村》等。她還製作了三部電影,有《暗戀桃花源》、《飛俠阿達》及《尋找香格里拉》,獲得多項國際影展大獎。曾任超級電視台創台副總裁。大型活動製作包括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會開幕、閉幕典禮》、2010年《臺北國際花博會開幕式》、2011年《臺灣燈會在苗栗》等。 她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主修哲學,并於加州大學伯克莱分校獲得文學教育碩士。現任【表演工作坊】行政總監,多年來也同時是一位知名的佛法翻譯者。…
Read more »

An Interview with Founding Sponsor Ding Nai-Chu

The success of 84000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the generous financial support provided by the 108 Founding Sponsors. Each donor pledged to contribute an amount between USD 50,000…
Read more »

譯者即「宇宙之眼」

尊貴的祖古耶喜嘉措仁波切目前駐錫於美國西雅圖,他是位大圓滿的上師,也是大圓滿上師嘉察托鐸仁波切的轉世,曾指導過84000《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的翻譯工作。仁波切非常慈悲地分享他對84000翻譯工作的想法,也談到了此經主要的翻譯者—— 彼得亞倫羅伯特。 在整個訪談過程中,仁波切很積極地討論到召集具有佛學知識的翻譯小組,以及確保在字義上和整體上精確翻譯的重要性。最後仁波切還解釋藏文翻譯者為什麼被稱作是「宇宙之眼」,同時也祈願翻譯工作能夠在充滿法喜和審慎的情況下順利進行。 請問仁波切的背景是什麼?您是在什麼情況下開始從事翻譯工作的? 祖古耶喜嘉措仁波切: 藏語是我的母語,我在西藏、尼泊爾,和印度的時候並不太會中文。到了美國之後,前兩年我並未上學。我在薩迦寺裡工作、禪修、書寫和背誦咒語。兩年之後我進入了北西雅圖社區大學就讀,在將近兩年的學習過程中,我接受了正規的英語教育。之後我繼續接受薩迦同修所提供的一對一英語教學,他們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我在北西雅圖社區大學就讀的時候,老師給我指定的作業中有許多美麗的故事,是些關於世界上偉人的故事。像是美國原住民的歷史,薩帕印加人的故事。這些北美和南美原住民的歷史故事讓我大開眼界。當我一邊查字典一邊閱讀這些故事時,我發現故事是多麼地有趣而且美麗。因為我有足夠的藏文寫作能力,我開始把這些故事翻譯成藏文。 我在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寫了上千首詩歌和上百篇的短篇故事,我還出版了十四本書,因此我有藏文寫作的教育和背景。我把在社區大學課程中讀到的短篇故事翻譯成藏文。但是我不會從藏文翻譯成英文。在開始從事84000翻譯工作之前,我從未有過由藏文翻譯成英文的背景。 您是否能夠分享一下您協助翻譯84000《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的一些背景? 我已經不記得是在哪一年遇到彼得亞倫了。我們見面後討論了84000,同意一起參與這個84000的計劃。我告訴彼得我沒有接受過由藏文翻譯成英文的教育,不過我應該對藏文經典有充分的理解,可以和他一起從事這個計劃。 我們討論之後訂定了一個計劃。彼得會先翻譯經文,接著把藏文和英文的翻譯一起給我看。我會以藏文先讀誦,然後請一位美國學生以英文一個句子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個段落地逐一讀誦經文。接下來我會檢查是否遺漏任何字句,或是在句子中有任何的誤解。我會確認每個經句是否有意義。很幸運有彼得亞倫,他真是了不起,那麼有學者風範,真的是一位非常好的翻譯者。對我而言這就是佛菩薩的加持。彼得精通很多語言,包括藏文、梵文和英文。如果把我們這個計劃比喻成一個很大件的行李,那麼彼得亞倫已經承擔了最重的部分,大概有百分之七十五,而我只是扛起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五。 請問是否有任何特別有趣的章節或是翻譯起來特別有挑戰性的地方? 在經文中,如果有人供養佛陀和他的弟子食物或是東西,在當時的印度這些食物或東西都可以找得到。但是經典傳到了西藏,很多東西的名字是藏人無法了解的,因此西藏的翻譯者就試著給這些東西新的名字。所以我必須詢問印度和西藏的村民這些是什麼東西,像是某些珠寶的名稱。這個是特別有挑戰性的地方,因為必須在印度和西藏兩種不同的文化之間不停地斟酌。另外,還有些問題在於一些是已經有幾百年沒有用過的字眼。 請問仁波切您在翻譯經典時所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我之前提到由於彼得亞倫具備的佛學知識和他所受過的教育,他在這個項目中承擔了相當大的責任。當我閱讀經文的時候,我會逐字地檢查看看我是否同意這樣的翻譯。再來我會跳脫逐字的翻譯,確認整個翻譯是否完整無缺。在藏文中我們說 tsig(字)gyur(譯)或是 don(意)gyur(譯)。因此這完全視段落來決定,而且必須在兩種翻譯中取得平衡。 我依循的規則是我不希望遺漏任何字句或是任何的意思。每個句子的意思必須完整呈現,不能遺失任何經句。這個是很重要的。佛教徒相信業力,因此首先必須要有最好的翻譯。其次,任何佛陀所說的字句都不能缺少。如果一個字句或是一個段落缺漏,那是相當不好的業。這不像我在學校中所寫的翻譯,這是最偉大的老師 – 佛陀的教法,是用來利益眾生的。所以,我們不能遺落任何的句子。即使你翻譯的不夠完善也沒有關係,後世的學者仍可以再重新翻譯加以改善。這就是我的目標。 請問還有誰參與翻譯工作?你們又是怎麼合作的? 我們之前提到的幾個說英文的弟子一起幫著我。他們以英文慢慢地讀誦經文,如果碰到我不懂的字,我就會要求他們先停下來,然後討論這個字的意思。我會在括弧中先寫下我自己的字彙還有註解,然後讓彼得亞倫進一步想想要如何盡可能地讓人們了解其中的意思。這個不只是翻譯,這是非常浩瀚的研究。研究的主題是禪修,禪修佛陀的教法。這些經典可以帶你穿越到2500年以前。它們不只是帶你回到印度,有時候也可能到達某些淨土。想到這些,有時候我和我的助手們會因此而感動落淚。 請問您對其他想要參與翻譯佛陀教法的志願者有什麼建議呢? 如果他們同時會藏文和英文,那是最好不過了。如果還沒有這樣的語文能力,你至少要具備以其中一種語文來書寫的能力。你必須了解每一句經文的意思。如果你無法確定要如何翻譯某個字句,你必須先停下來,請求別人的幫助直到你找到真正的答案。 不了解的地方你可以先做記號,然後繼續下去。不過,你必須盡快地解決你完全不了解的地方,這是很重要的。再來,你必須尊重經典,要記得佛陀和他的教法的重要性。當你在碰觸這些經典的時候要先行淨手。當你翻頁的時候,要確定自己不會用口水沾濕手指頭來翻經書。如果你必須這麼做,請用一個小杯子裝著淨水,然後沾濕你的手指方便翻頁。 另外,放置經書的地方也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放在地上,也不要用腳越過經書。這樣的動作比你跨過佛陀的頭頂還要糟糕。佛陀的身體就是一個身體,然而經典裡面卻有著成千上萬的佛陀。佛陀曾經說過,他在未來會以文字示現於世。你必須尊重經文中的每個字,就像是佛陀的示現。因此,請尊重佛陀傳下來神聖的經典。 對於那些想要學習經典的人,您有什麼建議呢? 首先我要再次強調的就是尊重經典。對待經典和普通的書報雜誌是完全不同的態度。其次,想想經典中每個句子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利益著眾生。即使是一個句子也不止一個意思,而是有數百種含義。當你閱讀經典時,你所領悟的和其他人所意會的不同。天龍八部各類眾生也都會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受益。 翻譯的品質是最重要的。如果翻譯者受過適當的教育而且經驗豐富,那麼這個譯者就能夠翻譯得很清楚,經文也會很容易讓人了解。有時候即使是一個很好的翻譯者也會翻譯出令人不易理解的句子;而另一個譯者雖然所受的教育不是很高深,翻譯出來的東西卻反而簡單易懂。你應該了解翻譯的品質和學識經驗不見得相等,所以要隨時用心閱讀經典,而且要盡全力由經典中獲得最深刻的理解。 佛陀依據眾生不同根器給予相應的教法。有些不同的教法和派別是無法混為一談的。你應該要了解那一部經典是給什麼根器和什麼派別的人。所以,你要依著一個專門受過某部經典教育的人來學習經典,不論這個人是美國人、歐洲人、西藏人還是中國人,他們一定要了解經典真正的意思。這是相當重要的。其次,佛陀以兩種不同的方法來傳遞他的教法:你可以直接接受佛陀教法所包含的意義,或是以非直接的方式來找出教法本身的意思。這兩種不同的方法千萬不要混在一起了。…
Read more »